1. 首页 > 维修售后

中央空调技术节能措施-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

中央空调技术节能措施-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

一、自动控制技术进行控制节能

在智能建筑中通常采用楼宇设备自控系统,对中央空调系统末端的新风机、回风机、变风量风机、风机盘管等装置进行状态监视和使用的“精细化”控制,以实现节能的目的。这种对空调末端设备的控制可节能10%-15%,因为不能实现对空调制冷站及空调水系统的智能控制,因此,节能效果不显著。

二、变频器进行控制节能

为降低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浪费,宜采用通用变频器来控制空调系统的水泵和风机,通过对供、回水压差或温差的采集,对水泵和风机进行调节,以达到节能效果。这种控制方法通常可以节约水泵和风机等电机拖动系统的电能约20%,最高可达30%。

三、降低冷却水温度

由于冷却水温度越低,冷机的制冷系数就越高。冷却水的供水温度甸上升1摄氏度,冷机的COP下降近4%,降低冷却水温度就需要加强冷却塔的运行管理。

四、积极利用土壤热源

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空调系统主要用空气源热泵作为冷热源,由于其"室外机"受环境空气季节性温度变化规律的制约,夏季供冷负荷越大时对应的冷凝温度越高;众所周知,制冷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的高低对主机耗电量有着重要影响;一般推算,在水量一定情况下,进水温度提高1℃,压缩机能耗提升2%,溴化锂主机能耗提高约6%.为此若能寻找到更理想

的新热源形式取代或部分取代目前多采用的空气热源,无疑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明显的节能效果。与地面上环境空气相比,地下5米以下全年土壤温度稳定且约等于年平均温度,可以分别在夏冬两季提供相对较低的冷凝温度和较高的蒸发温度。所以从原理上讲,土壤是一种比环境空气更好的热泵系统的冷热源。

五、提高冷冻水温度

冷冻水温度越高,冷机的制冷效率就越高。冷冻水供水温度提高1摄氏度,冷机的制冷系数可提高3%,所以在日常运行中不要盲目降低冷冻水温度。首先,不要设置过低的冷机冷冻水设定温度。其次,一定要关闭停止运行的冷机的水阀,防止局部冷冻水走旁通管路,否则,经过运行中的冷机的水量就会减少,导致冷冻水的温度被冷机降到过低的水平。

六、新风系统的节能设计

新风系统的合理使用,也可以有效地控制能耗使用量。满足卫生条件的情况下,减少新风量或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变风量系统进行调节。有排风系统的利用室内能量对新风进行预热与预冷处理(即热回收技术)等都能够有效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。

中央空调节能改造主要把目光集中在循环系统上。如果对循环系统进行节电改造,使主机也能间接节电,将是一个很好的中央空调节能方案。事实证明,通过对冷冻泵与冷却泵的合理化控制,不但循环系统自身可节能30%-60%,而且可以促进主机间接节能5%-10%。

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循环系统、冷却泵与冷冻泵除个别小型机型外,大部分为多泵,随着天气变化而启动不同数量的泵,即:气温高时多开泵,气温低时少开泵。

中央空调的高效节能方法

1、提前关空调。离家前十分钟,即关冷气,可以节省电能。

2、出风口保持顺畅,否则也会降低冷暖气效果,浪费电力。

3、连接管不宜过长,室外机置于易散热处,室内,外连接管尽可能不超过推荐长度,可增强制冷、热效果。

4、过滤网要经常清洗。太多的灰尘会塞住网孔,降低冷暖气效果,使空调加倍费力,应半月左右清扫一。

5、控制好开机和使用中的状态设定,开机时,设置高风,以最快达到控制着目的;当温度适宜,改中低风,减少能耗,降低噪音。

6、关闭门窗。空调房间不要频频开门,以减少热空气渗入;少开新风门当室内无异味时可以不开新风门,可以节省5-8%的能量。

7、调节出风口风叶,选择适宜出风角度,冷空气比热空气重,易下沉,暖空气则相反。所以制冷时出风口向上,制热时出风口向下,调温效率大大提高。

8、改进房间的维护结构,减少房内外热量交换,利于省电。对一些房间的门窗结构较差,缝隙较大的,可做应急性改善:如用胶水纸带封住窗缝,在玻璃窗外贴一层透明的塑料 薄膜,采用遮阳窗帘,室内墙壁贴木丝板塑料板,在墙外涂刷白色涂料减少外墙冷耗。

9、设定适当的温度。制冷时,不要设置过低的温度,若把室温调到26-27度,其冷负荷可以减少8%以上。人在睡眠时,代谢量减少30-50%,可将空调设于睡眠开关档,设置温度高2度,可节电20%;冬季制热,温度设置低2度,也可节电10%。

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

中央空调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,还可以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。以下是中央空调的高效节能方法:

1. 建筑的设计合理性。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日照、太阳辐射和建筑物周围环境等因素,对建筑物进行调节和优化,减少炎热的夏季阳光直射,或把阳光的照射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热能资源。

2. 合理的运行管理。将建筑内部按照不同需要划分成不同区域,在使用空调的时候精准调度,避免特定区域供应过多或不足,保证区域间温度协调一致。

3. 优化空调系统方案。在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尽量减小空气阻力,以及合理优化空气循环路径,使空气流动规律合理,减小能耗。

4. 空调设备的使用规范。定期对中央空调进行维护检查,如清洗过滤器、换气、排水管道等,以保证空调设备运行的效率和卫生状况。

5. 合理的使用时段。在中央空调同时需要为多个用户服务时,应根据不同时长的需要合理安排供应时间,在高峰期合理调度空调的运行模式,以减小瞬间能源需求。

总之,有效的节能措施能够为中央空调的持续运行和维护提供重要的帮助,不仅能够为您节省用电成本,还能够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(一)水输送系统节能

1.减少阀门使用次数,及时清洁过滤器

中央空调内非常重要的阻力零部件即为阀门与过滤器。因此,在中央空调正常运行管理过程中,还应及时定期做好过滤器的清洗工作,以防被沉淀杂质等堵塞,让水流阻力升高。此外,因阀门的主要职能即是调节与平衡各支路阻力,保证所有支路均有足够的水流量。而此过程中阀门的阻力又会增加水泵扬程与能耗,因此要尽量减少阀门使用次数,科学调节阻力频率。

2.取消冷却水池,降低水泵能耗

我国现有的中央空调的构造中均使用了开式冷却水系统,此系统内冷却水泵不仅需克服流动阻力,还需为冷却水高位输送提供足够能量。因此,降低中央空调能耗的另一可行措施即是取消冷却水池,将水管与冷却水泵入口直接相连,将原来的开式冷却水系统变换为闭式冷却水系统,那么冷却水泵也就需要在因为水位差而提供能量,最终降低水泵耗能。

(二)冷热源节能措施

1.精确计算,降低冷负荷

冷热负荷是制冷制热电器设备规格型号的选择依据,也是中央空调系统内最基本的数据值。若降低冷负荷,便能够缩小供热锅炉、空调箱等电器设备的型号,型号减小后,配电功率与耗电能会不断降低,进而减少成本投资。可见,降低冷负荷是可行的节能措施。而冷负荷的降低还需要技术人员综合考虑建筑窗户、外墙、设备负荷、冷负荷指标、灯光等多个因素,正确估算,保证中央空调在低效率、低负荷条件下运行,进而减少能耗。

2.科学配置冷热机组、降低空调能量

冷热水机组整年的运行负荷情况是中央空调设计与选择的关键。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,我国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明确规定,冷热水机机组台数不能过多,需与中央空调的正常运行调节能力相匹配。如中央空调选择450RT机组,各机负荷比即为84.2%,如选择1000RT机组运行,各机负荷比为65.3%。可见,正确选择机组数量非常重要。那么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,就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要求,以防机组过多或过少,若机组过多,还可能会降低单机容量,机组COP降低,能耗增加,同时也增加了配置的循环水泵,增加了并联水泵数量,最终所占机房面积非常大,增加了绝对故障点数量。因此,科学配置冷热机组是空调能量降低的有效措施。此外,还需防治错误使用多机头机组的方式,尽可能的降低启动电流,已达到降低空调能量的目的。

(三)正确使用冷却塔

冷水塔主要是指冷却水经由冷却塔,与空气换热的过程中,也在进行质量交换。冷却塔在建筑物中央空调内节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现今得到广泛应用的是湿式冷却塔。整个运行过程中,冷却水经由冷却塔与外界空气同时完成了能量与质量的双重交换。因此,冷却塔有显热与潜热两类,若换热量均是水的潜热,冷却水将快速下降6℃,最终蒸发的总水量不及总供水量的1/100。此外,影响中央空调中冷却塔选择的因素较多,包括需冷却的热负荷、接近度、湿球温度等。因此,中央空调制冷空调系统中,应正确选择、安装、使用冷却塔,以求通过大气冷源,再由板式换热器间接制冷,从而降低能量。

(四)末端控制器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节能

我国对各个单位功率制冷与热量标准有严格规定,大多数中央空调末端装置均为FC,不少企业技术能力有限,一味加大风机与电机来满足冷热量指标,最终使得能耗功率持续增加,因此我国还应改进与优化产品能耗指标,要求中央空调末端控制器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节能。智能化控制硬件系统的组成模块为:GSM/GPRS射频模块、16C550串行接口、CPU中央处理单元、输入输出单元等,可科学调整室内送风量,调节室内温度,最终降低能耗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